北京科技大学的科技部高效零件轧制技术推广中心,同时是国家科技部与教育部1991年批准成立的《高效零件轧制研究与推广中心》。主要从事轴类零件轧制(楔横轧与斜轧)的研究、开发与推广工作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塑性加工学会理事长胡正寰教授担任中心主任,张康生研究员与王宝雨副研究员担任副主任。
轴类零件轧制技术是一种机器轴类零件成形新工艺新技术,它与传统的锻造、切削等方法比较,优点为:生产效率高、节能节材、产品质量好等。该技术已在汽车、拖拉机、摩托车、发动机等的轴类零件以及球磨钢球、轴承钢球、锚杆上得到推广应用。
北京科技大学的科技部高效零件轧制技术推广中心从事这项研究已40多年。在轧制理论、设备设计、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。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:已在全国24个省市建成零件生产线90多条,建成零件轧制专业化工厂10多家,开发并投产的轴类件产品300多种,累计生产300多万吨,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。中心在零件轧制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、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。获国家发明、国家科技进步等国家级奖5项、省部级1、2等奖10多项。1990年,列为国家科委首批《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》项目。由于推广工作突出,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,被国家科委评为《全国十大典型推广项目》之一。
中心现有人员20人,其中正高职人员2人,副高职人员7人。中心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。即研究人员:主要从事轧制理论、工艺、设备与模具方面研究与开发工作;工程人员:主要从事新产品的试验,实验研究与工厂调试等工作;技术工人:主要从事模具制造等方面工作。
中心有进行楔横轧试验轧机2台,斜轧试验轧机4台。有模具加工机床8台,其中数控加工机床4台。加工模具直径从150mm到1400mm,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。模具加工机床每年为国内外零件轧制工厂提供各种优质模具100多付。
中心目前承担科技部重点推广计划项目-《高效零件轧制研究与推广》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-《了解精确轧制成形机理与多学科仿真》。中心在读博士生与硕士生10多名,他们在中心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创造性、开拓性的研究工作。